<u id="zcoie"><noframes id="zcoie">
  • <u id="zcoie"><em id="zcoie"><tt id="zcoie"></tt></em></u>

  • <menu id="zcoie"><noframes id="zcoie">

    <u id="zcoie"><noframes id="zcoie">

    走进应城古砦樊家营,让你更好的探寻应城古迹!

    发布时间:2020-01-13 10:21:59
    浏览:274 小编:wang 来源:应城微讯公众号
    评论

    应城古砦樊家营是应城非常不错的一个乡村,这个乡村据说拥有非常不错的应城古迹在里面,而且整个村落布局非常有特色,村民主要可以在白天自由的出入,而夜间就会将吊桥吊起来,让村民的安全得到更好的保障哟,今天小编就和大家一起来了解下这个地方的古迹特色。

    走进应城古砦樊家营,让你更好的探寻应城古迹![图1]

    “自古关津处,龙山锦绣图。蒲骚遗故垒,八斗捧明珠?!彼灯鹆?,可能大多数应城人并不知晓在何处,但如果说到“崎山烟雨”,定会有人津津乐道地告诉你,那是“蒲阳古八景”之一,应城田店镇北部山岗密林便是。

    龙山山脉绵延于沈港和大富水之间,主峰海拔88米,旧志称“崎山”。大洪山余脉自北向东南延伸的九条小山岗汇聚于民间传说中的“九龙口”,使得此处四面环山,地势险要,是历史上重要的关隘津口。2000多年前的冷兵器时代,一场著名的以少胜多战役“蒲骚之役”,在山脚下的蒲骚故垒奏响了楚人东进扩疆的号角。

    时光如箭,倏忽又是几百年。一名樊姓将军带领车、畅、王三位副将,召集人马意欲渡过大富水,平定叛军。抵达蒲骚故城附近时,突遇汛期,河水猛涨,阻断了行军进程。樊将军只得命将士在河西安营扎寨,待洪水退后,再思定夺。谁知洪水久无退意,樊将军深知待到水退渡河,战事早已延误,强渡又无良策,如何是好?进退两难之时,将军见此地背倚崎山,足抵大富水,九龙口伸展环抱,地势平坦,密林叠坳,是一处易守难攻之佳境,便带领众人留守于此,驻地屯兵,开垦躬耕,久而久之,逐渐形成一个自然村落,命名为樊家营。

    走进应城古砦樊家营,让你更好的探寻应城古迹![图2]

    樊家营距田店镇5公里,是汪樊村两个自然湾之一,东与本村汪陈湾隔河相望,大富水抱村而过;南与杨岭镇新四村为界,其界山为何家脑山系,主峰上至白沙口,海拔111.6米,是田店镇境内高点;西与有名店林场相邻,经有名店东南走向至团山庙的山脉分为多条支岗,自叶家山顺势而下延伸至大富水河西;北与田店长李村、叶河村以河为界。

    站在叶家山高处俯看,昔日的蒲骚故城早已湮没于历史尘烟,深覆于一望无垠的良田之下。岐山团古城畈的村庄,尤其是汪樊村的两个自然村落:樊家营和毗邻的汪陈湾,被一线水痕划开,隐藏在茂密的林野中,偶有白色的小楼屋脊在繁茂的林梢枝头若隐若现。

    樊家营,这个古老的原生态村落,整个营寨布局严整,北边以大富水为屏障,古时建有码头和水门。东、西、南三面均有180°半圆形土砦墙和壕沟。壕沟宽丈余,长约2000多米,壕沟里挖出来的土渣,间以石块、膏板夯实后筑成砦墙。土砦高约6、7米,面宽1.5米,砦墙外栽满荆棘刺树,从砦子外远远看去一片刺城,土砦藏身其后,甚为隐秘。壕沟通过水门连通大富水,河水流进壕沟,北进南出,形成一条环形水城屏障,护佑着村寨。东南西北四方各建有嘹望门楼,宽大的吊桥白天放下,村民可自由出入,夜间吊桥高高吊起,阻挡外来侵扰,守护着全寨百姓的安宁。

    走进应城古砦樊家营,让你更好的探寻应城古迹![图3]

    现如今,木寨门和土砦墙都已不复旧时巍然模样,难寻踪迹,唯有村子周围尚存一圈久历风霜侵蚀的土坯,依稀可见残存的青膏板,带给人无尽的遐思。壕沟里散落、堆积着荆棘腐叶,如同历史的陈迹,颓败无言。若是无人引领,根本无法看出寨门的痕迹。

    所幸我们去时,早早联系了樊家营的老三届高中生樊四清。老樊大哥对营寨的地理环境和传说故事非常熟悉,他带领我们从东门进入营寨。两块水泥栏板铺设在壕沟上,厚厚的泥尘已把这条进寨小道覆压得非常平整。沟沿搭有一块条石,看那斑驳的石面显然有些年头了,询问方知,竟是早年铺设进寨石桥的基石。一棵枝桠遒劲的古榆树守在村口,已在风雨中飘摇了430余年,虽已躯干中空,却依然静默着、坚守着。有风吹过,圆圆的青青的榆钱儿纷然洒落,像是一串串古老的歌谣,随风摇落。

    小贴士:本页信息由用户及第三方发布,真实性、合法性由发布人负责。

    用户评论
    全民彩票APP